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召开理事会 传承铁道兵文化 弘扬铁道兵精神
2025年9月22日,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在洛阳梦桃源召开第二届理事会,总结五年来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工作,展望未来五年发展愿景,推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2025年9月22日,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在洛阳梦桃源召开第二届理事会,总结五年来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工作,展望未来五年发展愿景,推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我和他是同事,还是同乡。他是杭州人,我是安吉人。有一年,报社在安徽开会,我们就便回老家,我住他家一宿,那时他家尚不富裕。他对安吉也略知一二,如白茶、竹笋,我赠送过他。他是画家,当然知道现代书画大师、安吉人吴昌硕。应主任是齐白石的孙女婿,他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他
当我走进夕阳文/铁道兵晓宇当我走进夕阳,远方已是满天金黄。我在成熟的季节,感叹这风风雨雨的过往。春天里播种,夏日里生长;秋天里收获,冬日里收藏。走上这黄土没胸的人生归途,才知生命的短长。时光即将散尽,——说别的都是撒谎!不是悲观,并不彷徨。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书画艺术家们随着讲解员参观了“嫦娥工程展厅”,观看了航天知识的环幕电影,聆听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委员、凉山州关工委“五老”宣讲总团航天分团团长韩晓辉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的讲解。
1979年深秋,我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第一次尝到凉拌猪耳朵时,戈壁滩的风正卷着黄沙拍打着炊事班的帆布帐篷。那盘切得薄如蝉翼的猪耳朵,在青红椒丝的映衬下泛着琥珀色的光,陈醋的酸香混着花椒油的麻辣,让整个帐篷都鲜活了起来。
2025年的6月7日,我没随大部队去爬武当山,这可是我此行在十堰停留最后一天了,在我报名参加“情漫襄渝”活动之前就仔细看了行程单,最吸引我有一项给铁道兵烈士陵园祭奠活动。从小到大,给烈士扫墓多次,却唯独没去过自己兵种的烈士陵园,深感羞愧!我脑海在想,既然是铁道
解放前我家只有四亩破河滩地,只能在那块沙土地上种些杂粮糊口,全家5口人主要是靠父亲每天赶着三头毛驴给西山煤矿运煤赚点脚力钱维持生活。西山煤矿就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管辖之内。父亲和那些住在当地的八路军混的很熟,经常听他们讲述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故事,他每天晚上回到家
“爷爷把4万座桥洞打穿,我要把信息长城筑牢。”9月13日,在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长江云新闻记者见到了2025级新学员刘梓昊,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立志从军背后的故事。
在奔腾的时光长河中,牛玉敏——这位从成昆铁路峥嵘岁月中走来的铁道兵战友,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奏响了一曲深沉嘹亮的战友情歌,谱写了铁道兵精神薪火相传的时代乐章。
铁道兵还真不是归铁道部领导,它曾是独立兵种。1953年9月铁道兵作为独立兵种正式成立,次年司令部也成立了,首任司令员兼政委是王震。巅峰时期铁道兵有41万余人。
"铁生,好好干,部队是穷人家孩子的福气。"她粗糙的手掌抚过我的脸颊,仿佛要将儿子的轮廓深深记在心里。
“钢轨延伸的方向,藏着我半生的诗行。”提起笔端那些带着泥土与钢花气息的词句,杜晓言总忍不住想起当年身披戎装、扎根铁路建设工地的日子。从铁道兵后勤仓库,到穿梭工地的建设者,再到笔尖生暖的“工地词人”,他把四十年的岁月,都融进了对劳动的礼赞、对生活的热爱里。那些沾
最近,中央电视台总在播放在国家最艰苦的铁路建设中,铁道兵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功劳属于千千万万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铁道兵官兵。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崇高的品质,铸就了铁道兵精神的金字招牌,是中华民族基因气质的象征。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一等功臣刘绪清的事迹,给我
李豫亨《三事溯真.征圣章》中写道:“君子所贵在守德,不在求荣”。就是说君子贵在坚守天下大道理,不在于寻求自已的荣华富贵。纵观历史的长河,就像古人所写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贵在德高望重,不惜牺牲全家人的生命财产 ,为天下人民求得解放,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毛主席
2025年9月3日,晨曦中的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在此拉开帷幕。9时正,我端坐于电视机前,目光紧盯着屏幕,当那熟悉的旋律与整齐的步伐交织,一段关于铁道兵与阅兵盛典的峥嵘记忆,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今年8月,“白浪情”新组建了“发展群”,短时间内聚集了100多位成员,吸纳的铁二代中,不少是原部队老领导的子女,其中马松是原铁一师政治部主任马驰的长子,我们建立微信联系后,他应我的请求,给我提供了马驰主任的简历及珍贵照片,让我回忆起那些与马主任相处的往事,深切